专业代码: |
030101K |
学历: |
本科 |
授予学位: |
法学学士 |
|
标准学制: |
全日制4年 |
适用年级: |
2018级 |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建设工程相关知识,具有较强法律实务能力,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建设行业等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五项:
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创新意识;
目标2: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
目标3:具有建设领域法律实践和解决复杂建设法律问题的能力;
目标4:具有团队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目标5:能够从事建设领域的诉讼代理、非诉讼代理、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司法行政等工作。
二、毕业要求
1、学制与学位
法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但一般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不多于8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符合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实施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者,经过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知识要求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掌握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掌握外语、文献检索等工具知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4)系统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体包括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宪法行政法方向基本理论知识、民商经济法方向基本理论知识、刑法方向基本理论知识、诉讼法方向、建设法学方向等相关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的认知能力;
(2)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
(3)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专业实务中的能力;
(4)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5)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6)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敬业、创新意识的思想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必要的文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3)业务素质:具有以法学业务知识为基础,具备专业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强壮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养成科学的强身健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法学,专业代码030101。
2、专业核心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商法、经济法。